民国大地震与大饥荒
根据现存方志记载,靖远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生活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自古以来就吃尽了苦头。当巨大的灾难降临时,再顽强的生命也显得十分脆弱,甚至不堪一击。就在20世纪20至30年代,靖远大地上发生了两次罕见的严重自然灾害,前后间隔不足十年,使那个时代的人们承受了极为沉重而惨烈的灾难。这便是民国9年大地震,以及民国18年的大饥荒。
民国9年靖远大地震,即为震惊世界的海原大地震。这次地震发生的时间是中华民国9年,即公元1920年12月16日,农历十一月初七日,以当时属于甘肃省的海原县为震中,地震范围波及靖远、固原、中卫等地,为有史以来的特大地震,被称为海原大地震。据甘肃省地震资料记载,这次地震的震级为8.5级,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宏观震中位于干盐池附近,极震区东走固原,西上景泰,面积达2万余平方公里,宏观烈度12度。据当时中外地震仪记录的S波和P波的倒时差推算,发震时刻为北京时间20时06分09秒。
关于这次地震的情况,南京《民国日报》于1921年1月21日刊登的甘肃省官绅乞赈电新闻中称:“甘肃于去岁12月16日晚9点钟地忽大震,省城震六、七分钟之久,毁屋伤人。越日,复继续小震,至今日止。根据天水、通渭、会宁、靖远等县先后报告,此次地震非常剧烈。或十余分钟至二十分钟,城堞圮落,房屋倒塌,死伤不可胜计。” 1921年3月2日的《中国民报》刊登了一则报道:“九年甘肃大地震中,靖远、中卫、金积等县在黄河两岸之居民,当地地震较剧时,或河水崩溢,庐舍为墟,或浮家浮宅,沉溺于水,其状极惨。”
关于靖远大地震的情况,范振绪主编的《靖远县新志稿》中也有相关记载:“民国九年十一月初七日下午九时,忽有声自东南来,如万马奔腾,又如迅雷震耳,不一秒钟,屋瓦齐飞,栋宇崩隳,立成大灾。仓猝之间,人不及防,无论坐者卧者,非即时死之,即半成残废。其逃出屋外者,均立于露天之下,不欲入室,且无室可入,盖全城屋宇已无一间完整者,灾民衣衾全未携出。此一夜中,隔一秒钟即震荡一次。自十一月起,连续震动者不下半年。当初大震时,尚有倾斜未倒屋宇,至十一月十六日下午四时及八时复连续大震两次,汹涌异常,初次房屋未倒者,经此一大震荡,同归于尽。事后查点,全县被压毙者2.2万余人。房屋全毁,东区最重,南区次之。当初震时,发裕堡地裂巨穴,喷出沙水皆黑,人不能近。”
据靖远劝学所编制的《甘肃地区地震资料年表》反映:“靖远全县震动四百八十九次,死伤25679人,震毙牲畜43740多头,损失动产及不动产3030262元,裂山川7处。”这次大地震,使靖远人民蒙受了十分惨重的灾难。据经历了那场灾难的老人们回忆,这场罕见的天然灾祸降临时,正值数九寒天的隆冬季节,那时候的靖远老百姓大多居住在窑洞里,加之在夜晚人们刚刚入睡之际,顷刻之间窑洞坍塌,人们来不及躲避,或在酣睡之中遇难,全家死亡者不计其数。据范振绪记述,靖远李家沟一户人家有喜庆事,前来祝贺的亲朋三百余人,地震中全死在窑洞里。东屯十余处村民正演灯影戏,窑洞被震塌,一起遇难者数百人之众。
这场大地震发生之前,在靖远至海原一带民间,曾流传着一首名为《摇摆歌》的童谣,其内容是:“摇摇摇来摆摆摆么,摆摆摆来摇摇摆。摇三摇来么,摆三摆。大豌豆开花,摇一摇,麦子出穗。不是王法么,摇摇摆,咱两个睡。一碗羊肉,摇一摇么,白花了。世上的好人么,摇摇摆,贼杀了!”这一蹊跷古怪的口传歌谣,其中的奥妙当时无人可解。这年除夕,居住在靖远县城的张云锦先生撰写了一幅春联:“城垣犹是哉!灰尘身外,真如鱼涸辙;房屋俱非矣!梦寐心惊,尤甚鸟伤弓。”灾后人们的恐惧心情,由此可见一斑。
关于海原大地震的成因,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共同的看法是属于构造地震,即在地球板块的互相推挤下,应力不断积累并集中,地壳的断裂交汇处产生错动而造成。据当代科学家计算,1920年海原大地震所释放的地震波能量为3.55×14尔格,相当于2亿2千万吨TNT黄色炸药爆炸的能量,又相当于11个唐山7.8级地震;如果换算成电能,相当于刘家峡水电站(122.5万千瓦)工作八至九年所发出电量的总和。
海原地震释放的能量特别大,强烈震动持续了十几分钟,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次地震。日本东京地震仪记录到了这次地震绕地球两圈的面波,兰州市白塔山公园的庙碑上用“环球大震”四字来形容这次大地震。地震过后的1921年4月,北京内务、教育、农商三部派翁文灏等六名委员赴灾区进行调查,北京的《晨报》、《科学》、《地学杂志》等报刊上登载了他们的专题报告。与此同时,国际饥饿救济协会的霍尔、克劳斯、麦克考尔密克等人,也曾达到地震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以《在山走动的地方》为题目,发表在1922年的美国《地理》杂志上,文章对地震滑坡作了很生动的描述,并附有珍贵的震害照片。
公元1929年,即民国18年,相距大地震发生还不到十年的时间,地震给人们造成的伤痛和阴影还未散尽,饥饿的魔爪已向人们伸来,又一场沉重的灾难降临在靖远老百姓的头上,这就是民国18年的靖远饥民大逃荒。
据史料记载:“民国17年(1928年),甘肃全省春夏空前大旱,自陇东以迄河西,南起洮岷,北达宁夏,继1920年甘肃大地震后,50余县旱雹相继。春不能下种,夏旱魃为虐,寸草不生,颗粒未收。又值狄河战乱,天灾人祸相加,粮价昂贵,饥民号寒,哀鸿遍野,积尸梗道。人相食,甚至有掘尸、碾骨、易子而食者,实为甘肃空前未有之奇灾”。
1929年6月26日《申报》报道,甘肃“全省78县至少有四成田地,未能下种子”,“遭旱荒者至40余县”,灾民“食油渣、豆渣、苜蓿、棉籽、秕糠、杏叶、地衣、槐豆、草根、树皮、牛筋等物,尤有以雁粪作食者。至瘠弱而死者,不可胜计。”时任甘肃督军刘郁芬在发给南京政府的电文中称“甘肃各地连年天灾兵祸,田庐漂没,村落焚毁,树皮草根俱已食尽,人相争食,死亡枕藉,山羊野鼠也已啖罄”,“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者在百万以上”。
有关靖远灾民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饥民外出逃亡的人数,缺乏详尽的文字记载和统计。后来,经历了那个艰难岁月,从饥饿的死亡线上幸存下来的老人们,反复地给子孙后代讲述着这样的情景:面对饥饿,求生的本能使人们变得失常,饥肠辘辘的灾民们痛苦挣扎着,寻找一切可以用来充饥的所谓“代食品”,刚刚破土的野菜被挖尽,树枝上长出来的嫩叶乃至树皮皆被捋光,原野里匍匐着哀号的饥民,所有的树都只剩下了枯枝,裸露着白晃晃的树干在风中瑟瑟发抖。当一切“代食品”吃尽,大地一片精赤无可采摘的时候,饥饿的人群便将手伸向了自己的同类……
民国18年靖远大批饥民外出逃荒的故事,在靖远民间广为流传,大多数人至今耳熟能详。那场骇人听闻的灾难开始于民国17年,靖远与甘肃境内其它地方一样,遭遇了历史上少见的特大旱灾,庄稼绝收,民不聊生。民国18年便出现了特大饥荒,人们不堪忍受饥饿,扶老携幼,外出逃生,靖远的灾民大多逃荒到宁夏中卫等地,以求得生存。逃荒来至中卫的靖远人集中在一个叫做张家店的地方,人多拥挤,引起瘟疫,疾病流行,或饿死,或病亡,死者不计其数,其凄惨情景,令人闻之不寒而栗。
民国9年的大地震是惨痛的,民国18年的饥民大逃荒是凄伤的,20世纪30年代前靖远人连续遭遇的两大深重灾难,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历史记忆,在所有遇难者的家族史上,都留下了一段悲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