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靖远新闻 >> 正文
兰州新区创业创新发展纪实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7-12-31

眼下已是封冻的寒冬,兰州新区却依然一派生机。建设工地塔吊林立,园区厂房里机器轰鸣,立体交通枢纽上,飞机此起彼降,城际高铁、国际货运班列及快速通道汽车风驰电掣。一条条道路四面延展,一幢幢楼宇错落有致,一个个安置新村小区精致漂亮,一座座工业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投资项目落地生根……

当记者感叹于兰州新区的快速成长时,兰州新区管委会又拿出一份近期的“成绩单”:第四季度预计完成生产总值56.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1.75亿元,季度环比分别增长28%、61.3%。11月28日,大科学装置和重离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奠基,将实现医用重离子器械的国产化;12月23日,百年奥特莱斯在兰州新区开业。

曾经荒僻的秦王川,经济为何能昂扬向前?

因为时代发展,兰州新区肩负起使命;因为“一带一路”建设,兰州新区注入了梦想。使命+梦想,必将成为兰州新区发展的强大引擎,融汇起创业创新的力量,增添发展新动力。一张白纸,正在描绘最美最新的画卷;一片荒野,正在崛起一座现代化城市。

科技创新,汇聚产业发展新动能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地处西北内陆的兰州新区,于2012年8月被国务院批复设立并赋予“西北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兰州新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怎样才能成为甘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通道的重要平台?

兰州新区的回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把科技创新作为最关键、最紧迫的动力变革。今年5月,兰州新区科技发展局正式挂牌,进一步加大对高科技企业的培育,一批高科技产业在兰州新区纷纷布局。

兰州新区引进中科院近物所投资6亿元的大科学装置创新创业园项目,打造国家级加速器实验室、粒子束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离子辅照应用技术研发中试基地,仅重离子治癌项目,市场需求量约200至400台,预计产值1500亿元至2800亿元。

重离子治癌技术在国内兴起,治疗基地设有多家,但其核心产业的重离子技术装备制造业却落户到州新区。据悉,国内首家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引进西门子技术设备,一个疗程需花费约30万元。兰州新区引进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投资8亿元的重离子应用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国产化,打破国外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垄断,大大降低重离子治癌费用。

抓实体经济必须抓好制造业,而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兰州新区高科技产业的闪光点。兰州新区累计引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项目69个,其中建成34个,投产32个,累计解决各类就业1.03万人。今年前10个月,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1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9%;其中兰石集团产值达50亿元。

兰州新区的新兴装备制造业也有亮点。今年11月,工信部发布公告同意兰州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关于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申请,兰州知豆成为继北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及江铃新能源之后全国第四家获得该资质的企业。新区重装制造业的“龙头”兰石集团自主研发制造的泥浆泵、石油钻机、自升式平台12000米钻井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品,通过中欧、北欧班列从兰州新区北站发车,出口至土库曼斯坦、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在兰州新区,听到的一个个新名词,看到的一个个新事物,充溢着时尚、活力的创新气息。

在北科维拓三维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产业园,进入智能制造展示体验厅内,智能家庭、智能酒店、智能社区、智慧交通等,让人现场感受未来科技的奇妙体验:手掌放到摄像头前轻轻一挥,智能门锁打开;进入智能家庭,通过语音,智能灯则自动开关,智能窗帘自动开拉,智能冰箱可为主人选取食品,并与智能超市选择配送……

凯博药业是一家对标美国标准的药企,记者身穿白大褂,戴头套、脚套“全副武装”,像走迷宫似的穿过一条条长廊经消毒、隔离,才看到封闭的生产车间。看似一张像创可贴的小圆片,竟然是身价1200美金的“动脉创伤止血剂”。“动脉出血,血冒如注,如果不及时救治,失血过多,将危及患者生命。”企业办公室主任吴晖介绍。凯博药业已研发申报5项国家专利,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80亿元、实现利税37.5亿元,将推动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谋划创新布局,整合创新资源,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兰州新区建成产业孵化大厦“科技创新一条街”,与上海张江高科建立合作机制,成立了兰白试验区联合创新研究院,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合作。新区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高层次人才项目资金和2000万元科研、产业化资金支持,已引进各类专家141人,打造全链条创新创业高地。

深化改革,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

都说招商难、招商苦,全国各地都争抢的“香饽饽”高新科技项目,如何吸引到西北内陆的兰州新区?

“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慢不得、等不得,我们用各项优惠政策和‘保姆式’‘全程化’‘拎包入住’等服务,引进项目。”兰州新区科技发展局局长陈文海向记者透露:“对高新科技要有更深的理解,像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的纳米碳材料技术,就要深入钻研他们的专业知识、专利技术及应用领域,这样才能很快与专家们达成共识,谈成项目。”

这项投资4亿元的项目,生产工艺独特,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富勒烯用途广泛,从日用到航天航空材料,短期内无法替代,市场竞争因素少。还引进了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院士、教授、博士等多名高层次科研人才,持续推进项目研发与产业化。

高新科技企业之间互有口碑,服务好一个企业就是招来几十个、上百个企业。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落户兰州新区,中科院这个大系统也青睐兰州新区。

12月2日,兰州新区管委会与中科曙光签订投资5亿元的中科曙光甘肃先进计算中心项目。将汇聚中科院相关技术及服务资源,建设西北地区最大的先进计算中心,中心装机系统计算峰值不低于5千万亿次,向全国用户及中亚、西亚国家提供先进计算科技服务。

兰石研究院向中科院热物理研究所引进耐高温高压紧凑型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技术,在整个西北地区首家引进,缓解了石化企业对高效燃机、四代核电堆、液化天然气等对高性能热交换设备的迫切需求。

招商、安商、亲商,营商环境的优化,催发兰州新区招商成果丰硕。今年第四季度,兰州新区成功签约华为兰州新区云计算、中铁二十局市政公司兰州新区总部、甘肃海韵管网大口径埋弧焊管生产线等14个项目,总投资达45.8亿元。

兰州新区经济发展局项目投资处处长张毅告诉记者:“过去,企业签完协议,到各单位办理备案、土地许可、环评等手续后,才能开工。如今,通过‘承诺制’,变原来的逐个环节为各个环节齐头并进,我们精简手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了项目建设。”

快些更快些,便捷更便捷。兰州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改善营商环境,今年7月在全省首家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将环评(重特大项目除外)、能评、施工图审查等8项技术审查审批事项改为企业自主实施的承诺事项,行政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37个工作日缩减到45个工作日,压缩时限2/3,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减少60%以上,确保了项目快速落地、快速建设。

总投资110亿元的兰州国际嘉华年主题项目是第一个实施“承诺制”的项目,从申请备案到开工建设仅用了半个月时间;甘肃紫金实业集团在兰州新区投建第一个项目时,前期手续曾用了一年时间,而此次建成的紫金中央大厨房项目,项目审批仅用了45天时间。这家全省规模最大的中央厨房11月投产,1小时加工1吨胡萝卜、1小时生产6000个包子,运用现代工业技术为家庭、学校、企业等提供安全食品。

同时,兰州新区出台涉企行政事业性“零收费”政策,行政审批综合成本下降80%以上,每年为各类企业减负数千万元,企业综合费用负担为全国最低。

兰州新区还推出向企业兑现涉税奖励资金政策,四季度以来,兰州新区已向企业兑付税收奖励资金2.04亿元。“原以为2018年才兑付2017年涉税奖励资金,没想到提前兑现了200多万元。”兰州和盛堂制药股份公司董事长姜和说,“我们要用好这笔资金,加快国家一类新药注射用丹参酚酸A冻干粉针的临床研究。”

今年兰州新区已累计兑现落地项目投资奖励资金5亿多元、电气价补贴500多万元、国家重点科技研发项目奖励资金300万元、购房补贴近3000万元,极大地提振了入驻企业的投资兴业信心。

从新兴产业到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业、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兰州新区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第四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75亿元;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多亿元;2012年至2017年,兰州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57%;进入新区的产业项目已达358个,总投资5000多亿元。

追求卓越,荒滩上崛起现代新城

秦王川腹地的兰州新区,已由昔日苍凉的荒滩,变为一座新城,初步形成中心城区、石化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科教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文化旅游产业园等构架,建成综合保税区、中川国际航空港、中川铁路口岸等多个对外开放平台。

兰州新区已形成了以铁路、公路、航空为基础的立体交通枢纽体系,并列入全国第二批空铁海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投资29.17亿元。今年前10个月,兰州新区铁路口岸的货运量突破了70万吨;中川国际航空港将一批批境外货物送往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内几十家企业,将境外货物加工后再运往各地市场,预计全年完成进出口贸易额超过30亿元。

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兰州新区培育起影视文化、旅游度假、国际会展、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西部恐龙园、长城影视城、湿地公园、国际嘉年华等“绿色经济”风生水起;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气不断聚集,总投资达129.28亿元的兰州外语职业学院、甘肃政法学院、兰州工业学院、甘肃交通职业学院等4所院校开工建设,并吸引了省外6所知名院校拟到新区建分校;职校园首批4所院校近4万人入住。

这里,成了投资创业的乐土。“2013年来到新区,差点被风刮跑,而今,这里绿树成荫,短短几年,一座城市初具规模。”甘肃西北之光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世斌对记者说,多年前他到西藏做商贸、甘南贩牛羊、定西建药厂,如今在兰州新区扎下根来,投资创业。

这里,成了当地老百姓的美丽家园。中川镇红玉村村民薛育茂居住在宽敞明亮的彩虹城小区里,地暖热乎乎的。他说,以前种地、养牛,村子里柴草、畜粪乱堆,如今是干干净净的楼房。他家的土地被征用后,新区给他补偿了铺面,媳妇经营蔬菜水果,他与村里人组建了建筑队,到新区工地上揽活干,“大伙收入好,日子过得红火。我们是兰州新区第一代城市居民,新时代,好机遇都让我们赶上了。”

兰州新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失地农民一度达3.6万人,劳动年龄段内2.65万人。经过政策引导、技能培训,目前已实现稳定就业5000多人,实现转移就业2万多人。(记者王朝霞)

上一条:2018年起全省统一实行城乡居民医保

下一条:平凉市超额完成党报党刊征订任务

关闭

主办单位:靖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943-6121579
维护:靖远县政府信息中心 电话:0943-6130500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07002188号